yd7610云顶yd7610云顶首页 - yd7610云顶欢迎您

yd7610云顶首页 - yd7610云顶欢迎您

夏秋交替,蛋鸡常见疾病和防治措施

2022-08-30       

夏秋交替季节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养殖户应该注意防护,并掌握治疗方案。夏季高温,进入秋季后,昼夜温差较大,易使蛋鸡群处于应激状态,导致鸡群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蛋鸡容易患上球虫和绦虫疾病,因此夏秋交替应加强蛋鸡的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生物安全措施。

球虫

蛋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1.1 流行特点:

球虫病主要感染3周龄的雏鸡,病死率可高达50%。北方从4月开始到9月末为流行季节,以7-8月份最为严重,多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1月龄左右多发生盲肠球虫病,2月龄以上的鸡主要发生小肠球虫病。鸡舍潮湿、密度过大、维生素缺乏是诱因,可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

1.2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头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1.2.1 急性球虫病:

1.2.1.1精神、食欲不振,饮欲增加;被毛粗乱;

1.2.1.2 腹泻,粪便常带血;

1.2.1.3 贫血,可视粘膜、鸡冠、肉垂苍白;脱水,皮肤皱缩;

1.2.1.4 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达80%,一般为20-30%。恢复者生长缓慢。

1.2.2 慢性球虫病:

见于少量球虫感染,以及致病力不强的球虫感染(如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拉稀,但多不带血。生产性能下降,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强。

1.3 病理变化

柔嫩艾美尔球虫寄生于盲肠,引起粘膜弥漫性出血及坏死;肠内容血样,内含坏死剥脱的粘膜,或为混有血的干酪样凝栓。病鸡消瘦,鸡冠与粘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

1.3.1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两支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

1.3.2毒害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使肠壁扩张、增厚,有严重的坏死。在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粘膜上有许多小出血点。肠管中有凝固的血液或有葫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

1.3.3 巨型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可使肠管扩张,肠壁增厚;内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

1.3.4 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发育,并且同一发育阶段的虫体常聚集在一起,在被损害的肠段出现大量淡白色斑点。

1.3.5 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段,肠壁上出现大头针头大小的出血点,粘膜有严重的出血。

1.3.6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粘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带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

1.4 科学诊断:

生前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死后取肠粘膜触片或刮取肠粘膜涂片查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是不是由球虫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盲肠球虫时盲肠的出血、坏死易与盲肠肝炎的变化相混,但无肝病变。小肠球虫的 肠变化易与禽霍乱的肠炎相混,但无心脏出血、肝小点坏死等败血症变化。见图1和图2 

 

1 盲肠球虫及粪便

 

2 小肠球虫粪便

1.4 加强饲养管理

成鸡与雏鸡分开喂养,以免带虫的成年鸡散播病原导致雏鸡爆发球虫病。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和鸡场卫生,定期清除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卵囊。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可用沸水、热蒸气或3%5%热碱水等处理。

1.5免疫预防

1.5.1 据报道,应用鸡胚传代致弱的虫株或早熟选育的致弱虫株给鸡免疫接种,可使鸡对球虫病产生较好的预防效果。

1.5.2 治疗:目前临床治疗球虫病效果好的用药方式,中药制剂拌料,5-7天为一疗程,选择具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和消炎功能的中药等拌料。适当添加维生素,特别是VAVK3VB。

绦虫

蛋鸡鸡群发生绦虫疾病后,会造成蛋鸡营养不良,饲料营养不能被充分地吸收利用,鸡体消瘦、体重不达标,开产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无高峰或者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绦虫在吸食营养和产卵的过程中(绦虫在十二指肠吸食营养在直肠附近排出孕节)依靠头节吸附肠壁运动,头节吸附肠壁时对肠壁造成损伤,肠粘膜受损引起肠道出血,造成饲料颗粒无法充分吸收利用就排出体外,引起常见的“红粪过料”,按球虫肠毒肠炎无法治愈。

2.1 流行情况

本病是由白色、扁平、带状分节的蠕虫感染引起的多种禽类内寄生虫病,绦虫种类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小的仅几毫米,大的可达几十厘米。散养鸡常年感染发病,笼养蛋鸡每年6-11月份多感染发病,夏秋季节多为感染似囊尾蚴阶段,秋末冬初则为成虫感染发病阶段。现阶段以产蛋期发病为主,产蛋鸡多为带虫者,造成显著产蛋下降或死亡,肠道炎症和出血性肠炎。青年鸡,雏鸡最易感染,死亡率高。

2.2 临床症状

病禽排灰白色稀便,混有粘液或稀便中有泡沫,粪便中可见脱落的节片。病禽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消瘦,羽毛松乱,运动失调,严重时死亡。

2.2.1 初产蛋鸡产蛋率上升缓慢或停止上升,产蛋率多在80%左右徘徊不前,采食量不高。

2.2.2 刚到产蛋高峰期90%以上,产蛋率即开始缓慢下降、鸡蛋个体小蛋重偏轻。鸡群约有10-15%鸡冠发白或倒冠。

2.2.3 高产蛋鸡,蛋壳颜色发浅。褐壳蛋变白(明显)约占10-30%不等。

2.2.4 产蛋鸡群中,少部分鸡拉稀,先脱肛,后啄肛,致死鸡只增多。

2.2.5 鸡群粪便稀薄,发红,料便,按肠炎、小肠球虫,肠毒综合症治疗,多次用药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2.2.6 青年鸡,采食下降饮水增加,鸡群发育迟缓,体重增加减缓,均匀度差。病鸡表现呆滞、羽毛蓬乱,冠髯苍白,消瘦死亡。

2.2.7 产蛋鸡,呈现消化障碍,消瘦贫血,鸡群互喙和啄肛现象增多。蛋壳颜色、硬度以及蛋黄颜色都变差,蛋也变小。产蛋量停止增长或明显下降的趋势

2.2.8由于绦虫感染鸡群发病过程较慢,临床症状出现缓慢,以6-11月份多发,特别是10-11月份气温下降,产蛋性能下降,临床中常与降温联系造成误诊,多按病毒病、温和型流感治疗,反复投药无效。

2.2.9绦虫寄生于肠道,头节吸附于肠道粘膜,破坏肠壁完整,引起出血性肠炎,粪便症状类似肠毒综合症症状,多按肠炎肠毒综合症治疗不能根治。细心观察粪便,绦虫致病特征性粪便:颜色呈红色或铁锈色呈高粱样粪便,粪便上有白色芝麻粒样绦虫节片。有效驱绦虫后7-10天,高粱样粪便和产蛋性能即可恢复正常,再无反复。

2.3 病理变化

2.3.1 粪便:粪便中发现孕节,节片芝麻粒至大米粒大小,乳白色,有时可见节片蠕动。见图3

2.3.2 肠道:剖检可见小肠粘膜肥厚,充血,可见虫体吸附于小肠粘膜上。寄生部位呈针尖大结节样病变,中央凹陷。大量虫体聚集时,引起肠堵塞,可造成肠破裂和腹膜炎。严重时导致死亡。见图4

 

3- 粪便上有米粒大小,乳白色的节片    4- 肠粘膜肥厚,可见虫体吸附于小肠粘膜上

2.2.3 出血性肠炎,绦虫头节深入到肠黏膜下层,破坏肠黏膜形成结节样病变,引起出血性肠炎,粪便稀薄呈淡黄白色血样黏液,粪便成型呈高粱样红褐相间粪便。

2.2.4 神经症状,虫体的代谢产物可引起病鸡自体中毒,呈现神经症状如痉挛等。

2.4 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案

家禽绦虫病多以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作为定期预防驱虫药物。治疗时需要一周后再重复用药一次,而且不能彻底驱除虫体头节,这与绦虫产生耐药性有关。

2.4.1 定期驱虫:60日龄青年鸡,120日龄初产蛋鸡,各驱虫一次。成年产蛋鸡,5月、8月各预防驱虫一次。由于夏秋季节是中间宿主苍蝇和甲虫大量繁殖季节,是蛋鸡感染绦虫的阶段,所以8月份驱虫尤为重要。

2.4.2 生物安全:经常清除鸡粪,进行发酵处理,以杀死孕卵节片中的虫卵。苍蝇开始繁殖季节,饲料中加入环丙氨嗪,抑制蝇蛆繁殖,鸡舍外定期杀灭蚂蚁、金龟子等甲虫。减少中间宿主。

2.4.3 治疗方案:

实际生产中,可以选吡喹酮,芬苯达唑或丙硫咪唑等进行驱虫;具体饲喂可以用:

2.4.3.1 顿服饲喂:1000只鸡,50g1次喂完;7天后再喂一次。

2.4.3.2 按照说明饲喂:按说明全天喂料3-4天,停药5-7天后再用3-4天。

第一次驱虫后,在间歇时间可以进行消炎,用5天;同时,预混料可以多添加1%,用7-15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