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7610云顶yd7610云顶首页 - yd7610云顶欢迎您

yd7610云顶首页 - yd7610云顶欢迎您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综合防制

2023-06-30       

在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不断增多。特别是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饲养密度大,人为干扰多,加之,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免疫抑制、抗病力下降等,使猪体对外界因素异常敏感,导致应激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对养猪生产和猪肉品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盛夏的到来,全国各地由南向北逐渐拉开高温的序幕,而高温引起的猪场热应激也将接踵而至。热应激对各阶段的猪的生理、生产性能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采食量减少、繁殖率降低、日增重下降等,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猪只死亡。因此,对于规模猪场而言,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应激预防是必须做足的功课。

一、发病因素

应激首先是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机能发生变化,故像配种繁殖、分娩泌乳、神情紧张等都可作为应激原引起应激反应。而像高温、寒冷、拥挤、捕捉、驱赶、惊吓、运输、噪音、电刺激、空气污染、免疫注射、环境突变等等一系列异常刺激,当强度和作用时间达到一定量时,便可引起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另外,本病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硒缺乏、蛋白质缺乏症有一定的关系。

二、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目前的认识是,在上述应激因素作用下,通过神经传递,下丘脑接受到刺激信号,分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该释放激素进一步作用于垂体前叶,使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多,ACTH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上腺,促使糖皮质激素的释放。

已知糖皮质激素在血液中浓度升高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随分泌量增加,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有利于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另一方面,它能促进分解代谢,阻碍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免疫反应,使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同时干扰胃肠机能,引起生产性能降低。在此过程中,如应激原的强度大、作用持久时,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遍布全身,从而引起动物急性衰歇死亡。

而热应激则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动物机体对热刺激所做出的各种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在动物的各类应激反应中热应激最为常见。我国南方地区,夏秋气温高,湿度大,持续时间长,特别是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酷暑纬度线有逐年北移趋势,我国大部分中北部地区也处于高温炎热区域,对养殖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我国是养猪业生产大国,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影响日益受到普遍关注。

猪为恒温动物,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厚,不善于通过皮肤散热来调节机体体温。环境温度升高很容易造成热应激,降低养猪生产效率。猪的生理特点决定其对环境温度敏感,若高温超过猪适宜温度等热区上限时,其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紊乱。猪的年龄和阶段不同,其生长和繁殖的等热区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新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30℃~35℃,断奶仔猪为20℃~28℃,生长育肥猪为16℃~26℃,妊娠和哺乳母猪为16℃~22℃,公猪为14℃~25℃。猪在适宜环境温度内的产热和散热可以通过机体调节达到平衡,可使生长速度达到最快,抗病力最强,饲料报酬较高。

当环境温度超过了猪的自我调节范围时,会导致猪呼吸频率增加,体温升高,引起食欲降低,形成热应激。热应激会进一步造成机体的氧化应激,使肠胃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免疫力下降,对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造成猪只死亡。

三、应激表现形式与临床症状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生猪的饲养密度大,生存环境过于拥挤,温度过高;或人为干扰太多,动物不断受到惊扰,使应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且以良种猪、瘦肉型猪发生较多,轻者引起发病,重则可造成急性死亡。常见的应激表现形式与临床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猝死性综合征

又叫突毙综合征,即生猪受到极强的刺激,未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便突然死亡,这是应激表现最为严重的形式。如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免疫注射时突然死亡;有的公猪在配种时,由于过度兴奋而死亡;有些猪只在高温环境下长途运输,也容易在途中突然暴毙而亡等等。

2、急性应激综合征

临床上由不良应激引起的急性应激综合征很多,如猪心性急死病、恶性高温综合症、桑葚心猪、应激性肌病、胃溃疡、大肠杆菌病、咬尾咬耳症、母猪无乳症、皮炎、肾病等。

(1)猪心性急死。也称急性心衰竭。主要特点是急性死亡和心肌及全身横纹肌变性,仔猪和育肥猪都可发生,死亡突然发生于酷热的季节,事先无任何症状。

(2)恶性高温综合征。多见于高温酷暑长途运输中的肥育猪,由于生存环境突然改变、高温、拥挤等,使猪只产生非特异性生理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全身肌颤,死亡率较高。主要表现有热喘息,呼吸运动加快,二氧化碳排除增加,呼吸性碱中毒;心率加快,心力衰竭、脑充血、肺水肿、缺氧等;体内氧化代谢增加,过氧化物增加,膜系统损伤;物质代谢加快,免疫力降低;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排尿增加,离子丢失增加。

(3)桑葚心猪。3-5月龄猪最为常见,突然死亡,有的病例可见病猪疲惫无力,运动僵硬,皮肤发红。最典型的病变是心脏广泛出血,心脏外观如桑葚。由于在心脏和其他组织中都发现有PAS阳性物质沉着于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前动脉的内膜下和管内,因而也称营养性微血管病。

(4)应激性肌病。主要发生于肥育猪,特征是宰后肌肉水肿,变性坏死及炎症。轻者生前无症状,严重病例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发红,背部单侧或双侧肿胀,肿胀部位无疼痛反应;肌肉僵硬,震颤,卧地呈犬坐姿势;哺乳母猪泌乳减少或无乳,公猪性欲下降等。

临床上猪的应激性肌病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是PSE猪肉,又称水猪肉;②是以背肌坏死为主的肌肉坏死,又称背肌坏死;③是以腿部肌肉炎症坏死为主的疾病,又称腿肌坏死。PSE肉在宰后45分种PH值低于6,肌纤维分离,肌肉保水性差,纹理粗糙,不易作鲜肉,煮熟后耗损大,口味也不好,加工次品率高。

此外,某些待宰肥猪,因为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如氟烷、胆碱等也可引起应激综合征(但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前期表现肌肉颤抖和尾端发抖,继而表现呼吸困难,体表充血、紫斑,体温迅速升高,心跳亢进,后肢痉挛收缩;重者进一步发展,导致全身无力,肌肉僵硬,最后死亡。

5)急性胃溃疡。由于应激引起胃泌素分泌过度,形成自体消化,出现急性胃溃疡;发病生猪表现胆小,神情紧张,有恐惧感等。

6)急性大肠杆菌病。多见于仔猪。机体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抵抗力下降,肠道常在菌成为条件性因素,导致非特异性炎症,造成仔猪腹泻、下痢,重者也可导致死亡。

3、慢性应激综合征

长时间、低强度的应激因素刺激,动物不断进行生理适应,使免疫机能、抵抗力下降,引起各种继发性疾病。

慢性应激一般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被忽视。如噪音、冷应激、饥饿等都可能产生不良的累积效应,致使猪的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降低;有的还可能出现“暗猪肉”现象。暗猪肉是由于所受的应激原作用的强度小而时间长,肌糖消耗较多,糖原储备水平低,体内乳酸生成少,并被呼吸性碱中毒所产生的碱中和而形成;这种猪肉色泽深暗,质地粗硬,保水能力差,切割时无液体渗出,品质降低。

四、防范应激反应,需要综合施策

防范应激反应需在环境控制、饲养管理、饲料营养、保健预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比如,注重猪场选址建设,科学饲养管理,保持合理密度,保证饲料营养均衡,供给充足饮水,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定期进行药物预防,检测并淘汰应激敏感猪群,选育和引进抗病、应激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发病后及时采取措施,对症治疗。

1、积极采取措施,主动预防减少应激因素

猪场建设应科学合理,远离闹市区,保持环境安静,注意采光和通风,避免噪音、空气污染及人为干扰。平时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如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防止猪群过度拥挤;夏季通风降温,冬季防寒保暖,避免过冷过热;阉割、断尾、断奶、转圈、免疫、出栏时不要过度驱赶、抓捕,避免惊吓刺激;补饲、换料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变换。

(1)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动物生产中热应激最为常见,为缓解夏季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反应,在炎热地区要从猪生长和繁育的外在生活环境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建设猪场时做好选址和栏舍布局,猪场宜选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猪舍南北通透,增加猪舍间隔;猪舍屋顶和墙壁做好隔热、防太阳辐射措施,可在猪舍外种植藤蔓植物或搭建凉棚遮荫;舍内可通过安装风扇、湿帘等方式,促进空气流动,降低猪舍温度;有条件的可安装自动喷雾消毒降温设备,给生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饲养密度要适宜,防止猪群过度拥挤。由于猪本身没有汗腺,且有较厚的体表脂肪,对高温更敏感,当环境温度超过猪只的最高舒适温度时,更易产生热应激。因此,夏季每头猪占地面积要大于其他季节(尤其是“牛猪”),尽量降低饲养密度;当气温超高时,务必开启湿帘和冷风机等设备,也可向圈舍或猪体喷水;为降低体热,可采取减少光照措施,降低猪群的活动量;同时,随时清理粪便污物,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防止圈舍氨气等气体大量积聚。

3)保持饲料营养均衡,供给洁净充足饮水。在热应激情况下,往往猪采食量会明显下降,需要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增加饲料净能,保证可消化氨基酸平衡,保证猪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总量能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需要。预防热应激时,一定要保证猪能摄入充足的有机微量元素,特别是种猪,要补充有机微量元素锌、硒等;提高B族维生素含量,促进肠道蠕动,提高食欲;在饮水中可以补充维生素C,饲料中添加小苏打,调节机体酸碱或电解质平衡。

生产实践证明,良好的饲料配方可以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危害。比如,酸化剂、酶制剂等可以提高猪营养物质的吸收;益生菌、益生元等可以维持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改善肠道健康状况;机体抗氧化剂可以避免热应激造成的氧化损伤。因此,为确保营养成分的均衡,改善肠道健康,防止应激反应,平时饲喂生物发酵饲料是最好、最经济的选择。同时,一定要保证饮水洁净充足,以满足生猪在高温环境下对水分过度消耗后能够得到及时补充,有利于机体降温。

4)转群、运输等注意天气变化,避免过度驱赶。转群、运输、阉割、断尾、断奶、免疫注射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过热过冷天气不宜进行;同时不要过度驱赶、抓捕,避免惊吓刺激;补饲、换料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变换。

夏季转群或车船运输,可选择早晚进行。一般在猪群转群前9天和前2天可给予亚硒酸钠VE内服,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1毫升,或于转群前1天给予阿司匹林内服,剂量为每日每公斤1.5毫克,能有效预防应激对仔猪抗自由基系统的不良影响和抑制猪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加剧。

尤其是在长途运输时,一定要给足饮水,并定期用冷水对运输车厢和猪体冲洗降温;对于引进种猪长途运输前,最好预先注射氯丙嗪等药物进行预防;进入屠宰场的生猪由于来自不同地区,混群后极易发生剧烈争斗,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在屠宰前后给予应有的福利待遇,避免野蛮屠宰行为。

2、注意选育和引进优良猪种,淘汰应激敏感猪群

平时注意观察猪群,对于体温易升高,肌肉好颤抖,皮肤易发红,仔猪兴奋好斗,母猪繁殖障碍,公猪性欲差的猪群,在选育种猪时应有的放矢选择;对容易发生应激反应的猪群,通过血型鉴定、氟烷检测和CPK(磷酸肌酸激酶)值测定检出应激敏感猪只并及时淘汰,使应激基因频率下降,从而选育出抗应激的优良品种。

3、一旦发病,及时治疗缓解症状

应激综合征的总体治疗原则是镇静和补充皮质激素,对于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则需要迅速采取降温通风措施,一旦发病,只要及时有效治疗,一般应激症候能够缓解并治愈。

(1)镇静和补充皮质激素,纠正体液酸碱平衡。镇静剂中的抗应激药物以氯丙嗪肌注为首选,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2毫克;对因肾上腺和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应激失调,可肌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进行纠正;如应激使分解代谢增加,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还可同时静注5%碳酸氢钠50-200毫升,以补充电解质,纠正体液酸碱平衡。

(2)对于高温引起的热应激,迅速采取降温措施,并对症及时施治。先将病猪移至阴凉通风处,用凉水喷洒猪体;耳尖、尾尖剪毛消毒后,剪开放血100~300毫升,必要时可用0.5%的凉盐水反复灌肠;若猪群中暑较重,呈昏迷状态,应静脉注射 5% 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维生素C 10~20毫升,肌肉注射安乃近10~20毫升;有神经症状者,肌注2.5%氯丙嗪2~4毫升;对心衰昏迷者,肌注10%氨钠咖5~10毫升或10%樟脑磺酸钠5~10毫升,进行急救。

3)全群给予解暑抗热中药和电解多维。全群治疗可选用中药清热解暑,添加益生菌、电解多维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来缓解症状,提高抗病力。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并可清(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等)500-1000克,5~7天为一疗程,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在每吨饮水中添加绿益态+板青颗粒,用量均为1000克,连用7~10天;特别严重的猪只可在饮水中适量添加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芳香开窍药物。

总之,在容易发生应激反应的高温季节,只要全面启动应激解决方案,从环境控制、管理措施、饲料配方和预防用药等多方面着手,猪场一定能够渡过应激反应难关,保证安全健康度夏,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