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降本的目的是为了增效,猪场的最终目标是增效。什么是“效”呢?“效”的含义应该是效果、效率、效能和效益,增“效”的最终目标是“效益”,是“经济效益”,提高养猪的效果、效率、效能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一、提高各种方案的执行效果
效果是指围绕养猪生产经营管理的所有方案措施执行后所达到的效果,是可以评估和量化的。在养猪的所有环节中,都要重视和关注“效果”,比如猪场在选择饲料厂家、饲料品种、营养方案、饲喂方法时,要评估饲料饲喂的效果,包括日增重、料肉比、增重成本、对环境的影响等;在采用预防、保健和治疗方案时,要评估药物和保健品所发挥的效果,包括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成本等;选择消毒药和消毒方法时,要评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和对猪只机体与环境的影响,包括病原微生物的杀灭率、对猪只黏膜和皮肤造成的损伤、对猪只产生的应激、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等等;选择疫苗和制定免疫程序时,要评估免疫保护率、免疫保护期和对机体的不良反应;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时,要评估执行的效果,包括是否真正清除了车流、物流、人流、动物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否真正堵截了有害动物进入猪场、进入猪舍;采用保温、降温、通风、除臭等设施设备和模式时,需要评估其环境控制的效果;采用智能化等饲养模式时需要评估其应用效果;要评估生物安全方案对不同猪场环境、不同猪场生产模式的效果;要评估营养方案对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效果。如果各种方案执行后效果不好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则人力、物力、财力就造成浪费,导致成本增加;如果不能或者没有对各种方案执行后效果的评估,则养猪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就无法预期,要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只能凭运气、靠运气。
二、要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
效率是指员工的劳动效率和猪的生产效率。在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必须要考虑“效率”。比如要关注、评估、提高猪场所有员工的工作效率,猪场要对所有员工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要评估猪场智能化、楼房养猪所能提高的效率;选择一种饲料时,要评估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和饲料转化率;要评估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包括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PSY)、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MSY)、每年每头母猪产仔窝数(LFY)、单头母猪年投资回报率(RSY)、母猪年产胎数、窝断奶仔猪数、分娩率、配种率、发病率、死亡率、精液质量、母猪非生产天数、种猪更新率等等。
三、提高生产和管理效能
效能是指提供单位数量或重量的猪所消耗的水、电、饲料、人工、物资和财务成本,提高效能即降低成本。要能明确评估不同猪舍结构、使用不同建筑材料、使用不同装备对能耗的影响;评估不同采光、保暖、降温、通风方式对能耗的影响;评估各栋猪舍、不同阶段猪的能耗;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评估各种方案措施对节水节电、减少各种物资浪费、降低账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影响;评估猪场SOP规范化操作对生产效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员工思维观念、提高员工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对生产效能的影响。
四、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猪场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猪场最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当然也不能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俗讲,经济效益就是利润,赚钱。要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必须有好的生产成绩和高的猪价,因此,要求生的多、长的快、死的少、效能高、卖的好,这也是猪场最关注的。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先进的理念与养猪装备、高水平的技术技能,获得高的PSY和MSY;通过科学管理、环境控制、精准营养、生物安全、合理用药、检测预警等,提高猪群健康度,最大限度发挥猪的生产潜能,获得最佳的生产成绩;通过控制适度规模、适宜环境、合理膘情、科学种猪更新率,获得最佳投入产出比;通过科学的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猪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建设符合本场实际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劳动效率;通过计算和评估最佳出栏时机,获得最满意的销售价格。
总之,在养猪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要明确并提高各种措施方案的执行效果,要千方百计提高员工劳动效率和猪的生产效率,要努力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猪的生产潜能,提高生产成绩,要善于经营,善于捕捉市场变化,提高猪的销售价格,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